广东振华科技专注线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受访者供图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肇庆共有6家企业入选,至此肇庆共有1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培育企业。此外,还有46家肇庆企业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队伍。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企业更是广大中小微企业中的佼佼者,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有力支撑,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
肇庆的“小巨人”长期以来不断夯实基础、创新驱动和精耕细作,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面下苦功,在逆境中仍就保持突出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展现出中小企业的强大发展韧性。
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肇庆,“小巨人”企业及培育企业中,深耕各自行业超10年的企业占比达70%,他们经历过工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周期,发展不仅自成一脉,还具有穿越周期的力量,既是肇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肇庆面临多重不利冲击的关键点。
南方日报、南方+推出“聚焦肇庆专精特新企业”系列报道,展现专精特新企业坚守主业精耕细作,锐意创新不断成长的经验及故事。敬请垂注。
风机,这个不太起眼的装置,却成为冰箱众多零部件中最后一个被国产化的产品。正是这个零件,让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肇庆晟辉)总经理李辉钻研了16年。
经过多年努力,肇庆晟辉攻破卡脖子难题,实现年出货量5000万台风机,目前产能位居世界第九,国内第一。在风机这个细分行业领域上,肇庆晟辉成为行业龙头,近日还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
肇庆晟辉总经理李辉是一个湖南汉子,平日里,他最常对员工讲的话便是“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
2000年,李辉19岁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后,就到了电子元器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风华高科轮岗任职。那几年,李辉穿梭于风华高科购置的珠三角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之间。也是在这段工作经历里,李辉看清了国内风机行业的瓶颈与短板。
当时,风华高科厂内一台价值500多万元突发控制器故障。由于刚好过保修期的设备,生产商表示,需要拆下控制器寄回比利时维修10个月。除了高昂的维修费用外,10个月的宕机期将直接引发企业订单延误。风华高科便组织技术人员自己检查维修,最终发现是控制器里的风扇坏了。
当时李辉负责采买风扇,他辗转多地买了20个风扇回来,经过多轮测试能安装替换。看似问题被轻巧解决,但紧接着又出现了令李辉不解的问题,“测试好好的,为什么一装进控制器就不转?”原来原装进口的风扇有着特定的波形且与控制器相匹配,而原装风扇生产商不对外售卖。无奈之下,设备只能送回比利时维修。
这次事件过去一年后,风华高科遭遇了整个信息系统全部宕机,问题原因同样是设备服务器的风机坏了。
李辉清楚记得,那批风机是德国生产的。那时李辉就知道,至少在风机这个元器件领域,中国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参观德国的风机工厂后再一次印证了李辉的想法,他说:“德国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先进程度,我们的祖国还需要奋力追赶十年才行”。
李辉每每想起,都心有不甘,便同妻子商量出来准备单干。2006年,肇庆晟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十六年的时间肇庆晟辉一直都专注于一件事——“做风机”。
一枚硬币大小的风机,被装置在VR眼镜中,承担起散热功能。这枚微小型直流风机最高速度可达15000转每分钟,解决了高转速、低噪声、低功耗等“卡脖子”问题,具备较高可靠性,是肇庆晟辉引以为傲的新产品,也是最具备技术上的含金量的行业领先产品。
目前,李辉在全国设置了3处分厂,并与多所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产品设计、产品性能、产品可靠性等方面推陈出新、精益求精。
在肇庆晟辉的实验室,风洞、浸水试验箱、阻燃试验机、冷热冲击试验机、微电脑沙尘试验机等30多台性能测试机在反复测试产品性能与可靠性,每天都有大量的数据从这里传出。
除了2—3毫米的微小型直流风机,肇庆晟辉生产的其他型号风机被安装在汽车座椅内、手机等通信设施中、冰箱等家用电器里,应用于5G通信、船舶、飞机等多个场景。
“我们公司三到四年一革新,每一次革新公司都一定会出现反对的声音,但我决定了都会坚持干下去。最后事实上,我的方向是对的。”李辉说。
三到四年一革新,指的是肇庆晟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道路。2013年,经历过起步阶段的肇庆晟辉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但李辉决定投入几百万元,针对生产线开展技术自主研发。“当时全公司都觉得我疯了。”李辉说
2015年,肇庆晟辉成功申请《散热风扇全自动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及制造方法》国家专利,先进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柔性化生产线也应运而生。“我们当年去上海工博会参展时,是当时参展的唯一一条柔性化生产线,还引起了国家科技部门的关注。”李辉骄傲地说,工博会结束,许多企业慕名来到肇庆晟辉参观这条先进的生产线。两年后,前期的研发投入在生产线的带动下,成功回本并使肇庆晟辉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2019年,肇庆晟辉开始追求高效运转、精益生产。为增加产能和生产空间,李辉决定拆掉几百万元、还没到折旧期的设备。“拆了老设备,产能可增加50%,空出30%的空间,还可以留出一条参观通道。”李辉说,“在整个厂,你找不到5平方米以上的空地,每平方米都可以产出效益。”
2021年,在肇庆市高要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肇庆晟辉购置了30亩新地块用于第三轮革新。“这块地,我们将建设体量扩大4倍、产能扩大6倍的数字化、智能化灯塔工厂式厂房,将重新分配生产要素,实现人在异地,就可以掌握公司运转情况,操作生产、发货。”他还表示,将把核心供应链放到新厂房,并通过技术投入,继续坐稳服务器、汽车中控平台、光伏新能源等风机元器件一级供应链,坐稳海信、海尔、美的等消费电子一级供应链。
2022年上半年年产值超亿元,实现29%上涨的速度,但仍未达到李辉的心理预期,接下来肇庆晟辉将加大产品研制投入、不断拓宽市场渠道、慢慢地加强自身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只有保持这种创新精神,才能走得比人家快,别人学习的永远是我们的昨天。”李辉说。
企业要在某个行业持续性深耕,才能做到“专业”和“精细管理”,其次要在适时抓住行业最新浪潮并拥有足够创新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特色”和“创新”。显然肇庆晟辉做到了。
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不是在真空里成长的,要良好的成长土壤。面对世纪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双重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像肇庆晟辉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金融贷款、企业融资等方面不占优势。“技术资金投进去,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到成果。”李辉说。
高要区工信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为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未来的发展,高要区建立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按照国家和省认定标准,聚焦规上工业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拟上市)企业,筛选一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企业重点培育,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发放国家和省各级奖补资金,兑现各类奖补政策,通过政银信息互通、鼓励金融机构为“专精特新”公司可以提供融资支持,减轻公司发展负担。
此外,为提升“专精特新”客户服务水平,高要区还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上门送服务、送政策。高要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为给企业减负轻装上阵,每当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时,我们都会派工作人员上门给企业‘体检’,帮助且做好加计扣除等工作,确保企业有充裕的现金流。”
8月31日,高要区南岸街道突发疫情,南岸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为肇庆晟辉解决了部分在岗人员的食宿问题,发放了货物车辆通行证,确保企业供货进料畅通无阻。
“高要区政府的贴心服务,让我们企业感到很暖心,扎根肇庆发展的心越来越坚定,为高要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动力越来越足。”李辉说。
今年,位于肇庆市端州区的广东振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刚迈入三十岁,就收到一份“生日大礼”——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给这家中小型企业极大鼓舞。
专注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30年,广东振华科技从无到有,在肇庆设立了三个生产基地,在全国设置多个销售服务点,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进口替代;从有到优,挺进汽车、3C电子科技类产品、新能源等万亿级市场领域,成为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年收入突破亿元。
真空镀膜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应用十分普遍。小至五金配件、金银首饰、3C电子科技类产品等,大至汽车、光伏、锂电、泛半导体等行业,都需要在产品表面镀上一层优质“保护衣”。其次,镀膜所呈现不同的光泽、色彩、厚度、透光率、折射率、耐蚀性等效果,将满足多种产品的需求。
薄,是真空镀膜的核心工艺。它最薄能达到50纳米,但能保护产品的性能,让产品发挥最佳效用。广东振华科技对产品的“死磕”精神,正如一层层薄膜做到极致。
“通过不断研发技术和投入资金去生产迭代,我们让自己获得一定技术壁垒,在客户那里获得认可。”广东振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铮表示,多层膜系是一个很存在竞争力的标准,一般公司能做到30—50层膜系就很不错。广东振华科技通过自我革新,已研发出“百层膜系”,获得不少头部企业的青睐。
去年,一个总部在北美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客户找到广东振华科技,需要对汽车相关镜头进行镀膜。但客户的参数要求很高,要求镀膜叠加的平整度误差率很低,同时保持高透光度。
“我们当时认为几乎做不到。”余铮说,“正如搧墙一样,同一层左边和右边的厚度都很难一样,没有人能做到近乎100%平整。”但如果国内没有企业做到,客户将找进口技术解决问题。
为了这个客户,广东振华科技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花费半年时间,对机械设备的技术工艺进行了改进,并自制其中的核心零部件,突破了国内“卡脖子”难题。
广东振华科技95%以上的收入来自真空镀膜设备销售,其中约20%的市场来自外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境外订单大幅缩减,企业经营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对此,肇庆市端州区落实领导干部、部门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坚持领导带头“一把手”抓招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好精准服务,全力当好公司发展的“服务员”。端州区多次组织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当了解到广东振华科技等多家公司有货物积压在各地海关,肇庆市、端州区两级部门带队到前方解决实际问题,缩短通关时间,为企业赢得工期。广东振华科技通过加班加点,最终如期交付给客户。
“经过这件事,我们除了很感激政府的扶持,还意识到自主研发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坚定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心。”余铮说。
在这个员工仅300多人的企业里,有40多名研发人员,其中5名高级工程师,每年投入研发资金约1000万元,设有独立的科研实验室及研发生产基地,还与多家知名院校合作,支持科研项目和人才教育培训。目前,公司有发明专利等各项专利30余项,还有约15项正在申请专利。
2021年,广东振华科技销售额增长幅度在30%左右,年收入超过亿元,企业经营稳步增长。
做好终端产品需要毅力,更需要眼力。明确的目标,助力广东振华科技一往直前。
近五年,广东振华科技不再“广撒网”,而是专攻3C电子科技类产品、汽车、新能源这三个领域,挺进万亿级蓝海市场,已获得一部分头部企业青睐,如成为比亚迪汽车、苹果手机公司的核心供应商或二级供应商。
“龙头企业有其特殊性,我们也要做到无可替代。”余铮介绍,在新能源领域,锂电池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用在汽车,它的性能好坏是体现在续航里程的长短上,其中的重点是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两块同样重量的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越高,汽车跑得更远。“真空镀膜的工艺,将影响产品的其中一个组件,进而达到新能源汽车要求的更低的成本、更高安全系数、更长的续航。”
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作用,让余铮等企业家和工程师们在真空镀膜这个细致划分领域越干越起劲。十年来,广东振华科技销售规模增长约4倍,工厂从一间增至三间,其中北岭生产基地将于下月投产。销售设备类型也从单台机向生产线转变。
站在广东振华科技厂区里,车间的机器轰隆轰隆地运作,工人们专心致志地调试零件,核对数据,哪怕是0.1的误差。他们都是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就写在厂房上面——“不是第一,就是唯一”。
“我们一直把‘专精特新’4个字镌刻到企业文化里,目标是做‘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真空镀膜设备供应商。未来五年,我们有望再造一个振华。”余铮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